学雷锋·勤志愿
今年是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
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
近日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作出重要指示
刚刚过去的三月
是学雷锋活动月
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月
在华侨大学,有许许多多揣着赤诚之心、无私奉献的青年志愿者,他们或立足侨校特色,或发挥专业优势,在课余时间走访一个个社区、一所所学校,助力儿童成长、乡村振兴,关怀归侨侨眷,传播中华文化……截至目前,学校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在校生人数比例达95%以上,参与志愿者达25238人次。
在此基础上,华侨大学团委近年来通过大型赛会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甘肃积石山支教、归根情志愿服务等相关活动,用专业服务地方建设,用特色温暖基层民心,主动服务泉州、厦门地方经济建设,扎实推进与所在市区文明办合作共建,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了一批优秀志愿服务品牌团队。
一起来
了解部分优秀团队!
光明之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
光明之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即光明之城红色筑梦城乡修补志愿服务团)是由建筑学院在校学生联合政府和公益投资人共同推进的志愿服务队。团队依托“乡村振兴”和“城市双修”政策,将“乡村古建筑修缮”作为项目的主要任务,用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引导当代大学生用专业创新成果着力改善乡村功能和环境,发掘和保护城乡历史文化。
成立9年来,服务队以福建省内的历史街区和城市社区为起点,逐步扩大至周边的红色老区、贫困村落,然后将经验带到西部地区。服务队建立起分站进村的精准服务模式,目前已在全国建立起多个服务分站。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乡村规划、景观营造和旧宅更新三个方面,目前累计有16000余名社区居民、2000多户老区贫困家庭、800多名青年大学生志愿者从中受益。
近三年,志愿者们的足迹遍布福建、江西等乡村,并延伸到祖国的西部甘肃、贵州等地。服务队组织20多支小团队,在5个省份开展线下服务实践超过120次,服务对象超过2万人,累计成立分站和签署协议近10个,对接村庄数量达到20多个;共开展了38次以上的乡村规划与人居整治方案,提出了150多个旧宅改造与微景观营造方案,并进行了6次历史街区更新工作。
在贵州望谟,服务队以设计图纸、视频汇报的方式就新屯村村域总体规划、建筑单体改造与设计、体育公园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汇报成果涵盖设计图纸70余张、介绍视频5个;在贵州晴隆县桥头寨,通过举办环境提升规划设计比赛,帮扶当地乡村振兴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在厦门海沧,将专业课程与乡村实践结合,提升学生疫情期间线上设计智慧,打造乡村业态,为乡村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在厦门海沧区东孚镇山边社区,举办微空间设计大赛,为当地社区的建设以及改造提供了许多建议;在泉州晋江围头村海滩景区,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生态观鸟台的设计,通过设计提高海边生态环境的品质。
爱在西行志愿社
爱在西行志愿社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打造一个“乡村基地+资源方+大学生”三位一体化的公益资源整合平台,使三方共同获益,分别实现乡村振兴、资源对接、青年成长。团队运用“1+N”等创新模式,联合近百家组织、十多所高校2000多名大学生投身公益,切实助力5000多名乡村儿童成长。
自成立以来,爱在西行的服务覆盖贵州、甘肃、重庆、福建四省,开设八个支教点。今年暑期,志愿社还将在云南文山开拓新的支教点。
在乡村教育振兴方面,爱在西行建立了贵州救寨、甘肃紫松、福建西浦、重庆忠县、厦门同安等六个典范地区,开拓华大周边四所小学及南少林寺等日常支教点,切实助力7000多名乡村儿童成长,发放图书1万余本、奖助学金9万余元。
在当地文化振兴方面,爱在西行以文艺汇演为契机,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或特色文化,联合支教团进行汇演,并引进50万元建设了救寨的侗族文艺活动中心,重拾了被遗忘近二十年的侗族大歌、芦笙舞和琵琶歌;福建省西浦村成立了由村民组成的文艺晚会筹备组,开创了西浦村的首届“村晚”,由电视台全程直播。
在旅游经济方面,爱在西行在深度调研基础上,与公益合作方智善慈航、快乐学习合作,在贵州救寨、甘肃临洮和福建西浦三个服务点开展公益游学项目,为当地带入旅游流量:如在救寨建立了首家民宿,帮忙联系2名当地青年农民到福建武夷山学习红茶制作技术,发展以野生茶叶加工为起点的生态农业;临洮则因为公益游学项目的引进,增加了当地农户的食宿收入,并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助力;而西浦的旅游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妇女儿童保护方面,志愿社联合华侨大学陈钦兰老师、纳可企业,在支教地进行问卷调研及面谈采访,开设生理健康课程,发放安全保护及权益保障手册和物资等,提升女性健康意识。
丝路筑梦服务队
丝路筑梦服务队,原名“丝路侨缘”世界青年筑梦中国志愿服务队,又名“丝路之光”世界青年筑梦中国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6年。团队旨在打造“文化相知、故事相传、民心相通”的华裔留学生志愿服务模式,让华裔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认同中国文化、传承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为中国乡村带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色文化。
2017年,团队走出校门,深入福建多个侨乡侨村。截至2022年,服务队成员已经扩展至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等28个国家的留学生。目前,服务队共有95名境内外学生参与,先后成立了10支文化交流团队,到访了10个侨乡侨村,与1982名侨眷儿童进行文化交流。
服务队活动分为日常活动及寒暑假社会实践。日常活动为每周前往厦门、漳州等地小学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则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境内外学生前往中国乡村开展为期数天的调研走访。
基于“文化相知、故事相传、民心相通”的团队特色,服务队共推出了25门“一带一路”特色文化课程和4套原创手绘教材,在漳州市龙海市角美中心小学、厦门市杏北小学等参与“暖心逐梦”志愿课堂,和孩子们一起体验泰国传统舞蹈、菲律宾美食、印尼儿歌、秘鲁撕贴画等有趣的文化课;进行“跨国连线”,组织中泰两国青少年一同学习中华传统剪纸艺术,在熟能生巧、妙“剪”生花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组织来自中国台湾的学生志愿者讲述台湾的眷村文化、妈祖信仰和风土人情,引导孩子们发现闽台文化的的同根同源,共述血浓于水的闽台情缘;探索乡村办学的成功经验,让留学生把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带回各自国家,助力当地的教育发展;深入闽南乡村,学习中国革命事迹和改革历程,在闽南古厝所蕴含的乡土风情中体会百年变革中的乡村振兴。
闽台缘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团队
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更好地服务大众,更好地讲解闽台历史、弘扬闽台文化,加强闽台两地文化建设,闽台缘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团队于2011年成立。
多年来,该团队始终秉持为所有热衷于志愿讲解和社会服务的人们提供一个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平台的理念,不断地为博物馆输送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志愿者。团队于每周二下午和周末的上午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讲解过程中,志愿者们通过熟练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特色展览讲解,将文物展示方式由“静态被动”向“主动交互”的方式转变,打破了传统的线下实物陈列固化的展览方式。过去两年,团队的工时总数累计1576小时,人均工时51小时,共开展活动54次,参与志愿服务总人数达200人,服务对象3800余人。截至2021年,团队接待游客12万人次,服务台胞4.2万人,为2718个旅游团提供了讲解服务。
团队还始终秉持促进闽台两地人文交流、践行“闽台一家亲”与“热心志愿”的理念。博物馆会不定期在中国的每个民俗节日里举办与该节日相关的特色活动,主要包括提线木偶展、品尝两岸美食、观赏两岸戏曲、电音三太子和艺揽闽台大师分享会等。这些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让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的同时收获快乐,在传播两岸文化的同时也体会到两岸文化的魅力所在。
接下来,团队计划扩大规模,扩展除日常讲解活动之外的更多特色活动:助推闽台文化进课堂,让更多学生体会闽台文化的魅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传播体系;打造线上讲解、电商直播“云讲解”的全新讲解模式,更好、更广地传播闽台文化;联合学校台湾研究所和部分台企开设文化的繁荣发展专题,将两岸文化沟通的“桥梁”实体化;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将闽台文化渗透到两岸的基层中去;结合非遗点开展文化传承活动,维护闽台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归根情·情暖归侨侨眷志愿服务队
归根情·情暖归侨侨眷志愿服务队于2014年成立,秉持“为侨服务”的理念,已开展8年志愿服务活动。过去一年,服务队共开展服务72次,参与志愿者192人,服务对象270人,累计志愿工时12000余小时。截至2023年2月,共有800余名境内外学生加入归根情服务老侨、关爱新侨的志愿服务中。
服务队践行老侨新侨双向服务,打造团队特色实践活动,与侨校特色紧密结合。在泉厦两市侨联和学校的帮助下,服务队每学期举办新侨说、新侨茶话会等活动,通过采访、交流互动,关心新侨们在中国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挖掘在其身上发生的中国故事,陪伴新侨更快地融入中国环境,加强境内外生沟通,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团队定期开展归侨老人入户探访、“老侨说——送侨课进校园”等活动,调研归侨老人需求,传播归侨故事,为归侨侨眷提供青年学子的关怀。同时,在疫情期间,团队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灵活结合的探访模式,通过微信视频语音聊天、电话关心等方式对归侨老人开展持续关怀。
此外,服务队通过走访社区、问卷调查、讲座活动等形式,深入了解老侨与新侨的不同需求,同时与社区达成长期紧密联系,制定特定的志愿服务方案,走进老一辈归侨和新生代侨生的情感生活当中,聆听他们的情感诉求,送上侨校侨生的温暖与关怀,切切实实地做到“以‘侨’架‘桥’”,加强同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的联系,把新一代侨生和老一辈归侨紧密团结起来。
在过去的9年里,服务队与泉厦10余个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长期定点服务归侨158户,开展特色活动10余类。志愿者足迹深入厦门思明区巡司顶社区、沙坡尾社区、蜂巢山社区、下沃社区,湖里区金山西二里、湖里街道和通社区、湖里街道后浦社,集美区银亭社区、岑东社区、银江路社区,同安区竹坝华侨农场;泉州丰泽区华大社区、洛江区双阳华侨农场等,在市侨联、区侨联和街道居委会的帮助下形成了归侨、侨眷服务网。
墙绘美丽乡村志愿服务队
美术学院墙绘美丽乡村志愿服务队成立11年来,响应国家战略,致力乡村振兴,引领美院学生特别是港澳台侨学生深入了解福建乡村建设,用色彩挥舞青春,用汗水泼洒热情,书写了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的人生华章。
服务队在福建省内各处乡村开展墙绘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当地特色及需求,用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墙绘内容改善村容村貌,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墙绘主题生动丰富,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明保护、乡村风景写实、国家安全教育等。截至目前,服务队足迹遍布福建省各地,工时达26000多小时,绘制面积超过12000多平方米。
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还为村里的孩子们开设创意美术课堂,用简单的卡纸、颜料等为课堂增色添彩,陪伴孩子们做手工、调色、绘画,让趣味美术走进村镇,用鲜亮的色彩装点孩子们的夏天。同时,服务队也会探访村中老人和归侨侨眷等。迄今,服务队已完成支教活动560余次、关爱归侨侨眷活动80余次。
此外,服务队还开展包括文创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学校支教、摄影宣传等志愿活动,如为当地进行明信片制作、设计景点的宣传册等。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暑假,服务队42名志愿者远赴银川市闽宁镇原隆村,绘制了约2000平方米的墙面,独具匠心地展示了闽宁两地人民齐心建设闽宁镇的生动图景。
2022年暑假,服务队再次出发,144名学生志愿者分成七组前往福建省内七个村镇开展墙绘志愿服务,总工时高达6000多小时,总绘制面积达5740平方米。
往期回顾
来源:校团委
编辑:吴楚玉
责任编辑:蔡君韬 李孟婷
审校:刘沛
监制:吴江辉